在北京的中心城区,朝阳区面积最大、人口最多、企业数量也最多。昨天,市政府新闻办举行“一把手发布·京华巡礼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朝阳专场,朝阳区相关负责人围绕“开放活力看朝阳”的主题介绍了相关情况。
科技服务业营收规模全市第一
“朝阳是一个24小时活力城区,既有诗意的文化底色,又有前沿的科技支撑,更洋溢着温暖鲜活的市井烟火。”朝阳区委副书记、区长聂杰英介绍,朝阳是首都国际交往窗口区,开放和活力是显著特征。
近年来,该区持续提升国际化环境、推进制度型开放。“两区”建设五年来,入库项目4455个、已落地2590个,预计投入外资总金额居全市首位。
北京CBD坐落在朝阳区,在全球商务区吸引力排行榜上居世界第七、中国第一,在总部经济、商务服务、国际金融方面一直保持领先竞争优势。目前,CBD核心区7个重大项目建成、7个项目加快建设,未来五年,预计新增170余万平方米高品质产业空间。
除了高端商务,科技也成为区域的重要支撑。2024年,信息服务业跃升为朝阳区的第二大支柱行业。今年上半年,信息服务业、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合计GDP占比25.8%;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、拉动力实现“全市双第一”。今年新增3家首发上市企业,占全市1/3;估值超百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2家,数量在全国占比11%。
110个商业综合体星罗棋布
“全区有110个商业综合体,我们将持续构建高品质、强供给、全场景的消费生态环境。”朝阳区委常委、常务副区长赵海东介绍,区域的消费版图大致是“一纵一横一核”,纵向上打造地铁14号线商业带,横向上打造亮马河文化经济带,交会处则是CBD×三里屯国际消费体验区。
“十四五”以来,京东MALL、太古里西区等31个商业设施全新亮相,释放商业空间超180万平方米,其中THE BOX朝外、京东MALL打造了全新“非标商业”,东坝万达广场、DT51填补区域大型商业体空白,中骏世界城“限时步行街”前不久开街。
朝阳区会越来越好逛。目前,该区正在规划建设万象城、INS新乐园、太古坊等特色消费地标,并推动商品消费能级再提升。比如,太古坊周边要打造滨水、演艺等消费场景,SKP、郡王府将强化全球首发中心功能,合生汇、朝阳大悦城等年轻力地标将发展“谷子经济”,秀水街-朝外则构建国潮特色消费地标。
今年上半年,41场大型演唱会在朝阳区举办,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70万人次观众,票房收入约11亿元,带动综合消费超75亿元。朝阳公园、THE BOX、朝阳大悦城成为歌迷应援地标,朝阳区正在成为大型演唱会的引力中心。
将开通15公里游艇航线
京城西高东低,位于中心城区东部的朝阳多河富水,近年来构建了“一纵四横”的水网。目前,29条共214公里骨干河道连通有水,建成高品质滨水绿道49.4公里。
朝阳区副区长郝宝刚介绍,依托亮马河、坝河,朝阳区正建设“两河一带”世界级滨水经济区。该区域串联了四得公园、将府公园、东坝中心公园等25处公园绿地。坝河将分区段打造丁香、碧桃、海棠、樱花、水杉等主题特色水岸;亮马河将延伸治理5公里,实现全线景观品质提升。
更多河流将解锁乘船赏景的新体验。朝阳区正打造坝河15公里游艇航线,今年将实现通航至城市副中心。同时延伸亮马河至坝河的15公里游船航线。“一河两岸”77.4公里慢行系统今后也将全线贯通,与沿线25处公园绿道、市政路慢行路连接。
此外,水岸之间的产业也将升级。目前,亮马河文化经济带规划了六里湾商圈,引入了新浪微博电竞中心、摩天轮等特色商业项目,利用滨水空间举办音乐节、艺术展等公共活动。依托沿线11个主要商圈、25处公园绿地及使馆区、北京自贸试验区—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等多元产业资源,打造国际产业、科技创新产业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,形成多元化、国际化经济生态。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五五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